徐經理18936085105
技術支持
咸陽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2018-2020年)
為了加快推進我市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工作,改善城市環境,促進資源回收利用,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7〕26號),省發改委、住建廳《關于印發陜西省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陜發改環資〔2017〕1608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借鑒先進城市經驗,進一步提高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建立健全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形成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制度,促進生活垃圾分類系統與再生資源利用系統有效銜接,努力提高垃圾分類制度覆蓋范圍,不斷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務,創造優良的人居環境。
(二)基本原則。
政府推動,全民參與。落實市區兩級各部門的主體責任,強化公共機構和企事業單位的示范帶頭作用,引導居民逐步養成主動分類的習慣,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
科學籌劃,周密安排。綜合考慮咸陽市氣候特征、發展水平、生活習慣、垃圾成分等方面實際情況,合理確定實施路徑,有序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全過程管理。
試點先行,逐步推廣。以部分機關單位和居民小區為試點,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積累經驗教訓,逐步帶動推廣,同步完善資源化利用和分類處置設施。
完善機制,創新發展。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形成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加強技術創新,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垃圾分類效率。
(三)主要目標。到2020年底,主城區全面推廣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采取社會分類與專業分類相結合的方式,逐步完善餐廚垃圾收運系統、有害垃圾收運系統、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系統和其他垃圾細分處置系統,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類相關法規標準體系、宣傳引導體系、運行管理體系和監督管理體系,實現主城區公共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全覆蓋,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示范覆蓋率8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
二、分類要求
(一)分類標準。
按照中、省有關文件要求,將有害垃圾作為強制分類的類別之一,并結合《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及其評價標準》和我市實際,將我市生活垃圾分為3大類、17小類。
1、有害垃圾:含有害物質,需要特殊安全處理的生活垃圾,包括對人體健康或自然環境造成直接或潛在危害的過期藥品、燈管、家用化學品和電池等,主要包括:
①燈管類,廢熒光燈管(日光燈管、節能燈等)、廢溫度計、廢血壓計等。
②家用化學品,家庭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廢藥品及其包裝物、廢殺蟲劑和消毒劑及其包裝物、廢油漆和溶劑及其包裝物、廢礦物油及其包裝物、廢膠片及廢像紙等日用化學品。
③電池類,包括各類可充電電池、扣形一次電池(鎘鎳電池、氧化汞電池、鉛蓄電池)等。
2、可回收物:適宜回收和再生利用的生活廢棄物,包括紙類、塑料、橡膠、玻璃、金屬、衣物、家具、家用電器和電子產品及其他大件垃圾,主要包括:
④紙類,包括書、報紙、包裝紙、紙版紙等未污染的廢紙;
⑤塑料,包括容器塑料和包裝塑料等,如塑料瓶、桶、盆、桌椅和包裝袋等未受污染的廢塑料;
⑥金屬,包括各種類別的金屬制品,如易拉罐、金屬餐具、文具盒、玩具等廢金屬;
⑦橡膠,包括輪胎等各種類別的橡膠制品等廢橡膠制品;
⑧玻璃,包括無色玻璃和有色玻璃,如玻璃杯、盒和平板玻璃等未受污染的廢玻璃
⑨衣物,干凈整潔、無破損、可重復使用的衣物。包括穿戴用品、床上用品、布藝用品、布絨玩具等舊衣物;
⑩家具,床架、床墊、沙發、桌子、椅子、衣柜、書柜等具有坐臥以及貯藏、間隔等功能的廢舊生活和辦公器具,包括制作家具的材料等;
家用電器和電子產品,電視機、電冰箱/柜、空調、洗衣機、音響、影碟機、吸塵器、微波爐、電飯煲、烤箱、熱水器、小家電等家用電器,計算機、打印機、傳真機、復印機、電話機及其他個人電子產品等;
其他大件廢品,廚房用具、衛生用具、行走車輛等以及用陶瓷、玻璃、金屬、橡膠、皮革、裝飾板等不同材料制成的各種大件物品等。
3、其他垃圾,除上述類別之外,未能單獨收集的各類生活垃圾,主要包括:
廚房垃圾,家庭、個人等產生的易腐性垃圾。包括剩菜、剩飯、菜葉、果皮、蛋殼、茶渣、湯渣、骨頭、廢棄食物、廢棄食用油脂等和廚房下角料等;
餐廚垃圾,從事餐飲服務,單位供餐,食品生產、加工、銷售等活動的單位、個人,在生產、經營、生活過程中產生的食物殘余、食品加工廢料、過期食品、廢棄食用油脂(包括不可再食用的動植物油脂和各類油水混合物)等垃圾;
果蔬垃圾,廢棄的蔬菜、瓜果、皮核等食材。
灰土類,包括灰土、磚、瓦、煤灰、花盆、陶瓷制品、玻璃纖維制品等;
其他廢物,包括衛生紙、衛生巾、面巾紙、餐巾紙、紙尿褲、濕紙巾、煙頭等被污染的紙類、塑料制品和紡織物等。
(二)分類方式。
以政府主導、市場參與、社區組織、住戶落實的方式推進垃圾分類的實施。
1、分類投放:按照分類類別,在機關單位、學校、企業等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的機構和分類小區設立垃圾分類收集點;在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初期,安排垃圾分類投放指導人員,對垃圾分類投放行為進行指導。有害垃圾需按燈管類、家用化學品、電池類三個品種進行詳細分類投放。
2、分類運輸:對生活垃圾收集站點等進行分類改造,以適應和滿足生活垃圾分類要求,配備滿足垃圾分類清運需求、密封性好、標志明顯、節能環保的專用收運車輛,采用“車載桶裝”等收運方式,有效避免垃圾分類投放后重新混合收運。
3、分類處理:可回收物分類收集后進入廢品回收體系循環利用;有害垃圾暫存達到一定數量后交由具備相應資質的專業企業處理;其他垃圾進入傳統生活垃圾物流體系,運至生活垃圾終端處理場所處置,探索終端機械自動分選、資源化利用、全量化處理技術,對其他垃圾進行細分類處理和循環利用。
三、實施范圍及步驟
(一)實施范圍和主體。
在咸陽市城市規劃區范圍內,以公共機構、相關企業為主,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選擇試點小區逐步引導社區居民開展生活垃圾分類。上述區域內的以下主體,負責對其產生的生活垃圾按照我市分類標準及方式實施。
1、公共機構。包括黨政機關,學校、科研、文化、出版、廣播電視等事業單位,協會、學會、聯合會等社團組織,車站、體育場館、演出場館等公共場所管理單位。
2、相關企業。包括賓館、飯店、購物中心、超市、專業市場、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商鋪、商用寫字樓等。
3、試點小區。包括居民小區、單位家屬院、社區服務機構等。以秦都區彩虹小區北生活區、中華小區、金泰絲路小區,渭城區長慶石化小區等4個試點小區為基礎,根據試點情況,逐步擴大試點小區覆蓋范圍。
(二)工作步驟
1、試點階段(2018年)。
(1)編制我市城區2018年-2020年生活垃圾分類治理規劃,統籌部署城市規劃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2)按照國家和省級相關要求,以有害垃圾分類工作為重點,制定城區公共機構和相關企業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措施。
(3)啟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工作。以黨政機關等公共機構為試點啟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工作,及時總結試點經驗,為擴大試點范圍奠定堅實基礎。
(4)廣泛宣傳動員。利用網絡、電視、報刊、宣傳品等載體,發動環保志愿者和社會各界力量,宣傳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強化市民分類意識。公共機構、相關企業和居民社區,自行組織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培訓和知識培訓。
(5)銜接生活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市城建局、市商務局配合,以現狀再生資源回收體系為基礎,建立和規范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網格體系。
(6)確定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小區、試點單位。根據前期試點工作開展情況,確定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的公共機構和居民小區,開展試點工作,對推進落實較好、代表性較強的,授予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單位(小區)稱號。
(7)規范有害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城區每個街道辦選擇5個小區開展有害垃圾分類試點工作,重點研究有害垃圾分類收集、貯存、運輸等環節的銜接工作。
(8)開展餐廚垃圾分類收運處理。啟動城區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與無害化處理項目及其配套收運系統,對餐廚垃圾實施分類收運處理。
(9)完善生活垃圾分類設施配備。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引入專業企業參與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運輸過程管理和設施建設。完成試點區域內有害垃圾、可回收物獨立收運體系建設,同步配套專用收集車輛及工作人員。
(10)啟動生活垃圾終端分類處置設施建設,探索建立集機械分選、分類處置、資源化利用和全量化處理于一體的城市生活垃圾(其他垃圾)處置利用基地。
2、推廣階段(2019年底)
(1)完善支持政策,嚴格落實國家對資源綜合利用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規范專業服務企業生活垃圾分類過程監督管理。
(2)根據試點成果,逐步擴大示范小區、示范單位范圍,同步完善試點區域范圍內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設施。
(3)按照實施主體劃分,建立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制度,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普及宣傳、業務人員培訓等。
(4)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考核。建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考核評價機制,定期檢查試點單位(小區)生活垃圾分類推進落實情況,并進行評價和通報。
3、鞏固階段(2020年)
(1)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類相關規章、標準、制度體系,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
(2)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全覆蓋,公共機構、相關企業全部實現強制分類,城市公共空間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設施全覆蓋,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示范覆蓋率8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
(3)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資源利用、無害化處置的無縫銜接,緩解生態環境壓力,降低“鄰避”效應和社會穩定風險。
(4)全面總結階段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經驗,科學制定下階段生活垃圾分類規劃、方案。
四、組織領導
(一)組織機構
成立咸陽市城區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城區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置相關政策措施的研究制定及貫徹落實。組成人員如下:
組長:劉印生市委常委、副市長
副組長:王寧市政府副秘書長
申海民市城建局局長
成員:徐國健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
王小練市發改委副主任
丁收衛市政府教育督導室主任、市教育局副局長
張維護市公安局副局長、交警支隊支隊長
方晨斌市質監局副局長
趙志榮市財政局副局長
王志剛市國土局副調研員
張云霞市旅游發展和文物保護委員會副主任
薛揚市環保局總工程師
陳光鋒市住建局副局長
蒙群市城建局副局長
郝志煜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
王炳乾市文廣新局副局長
楊艷月市衛計局副局長
王美玲市食藥監局副局長
楊春雨市商務局副局長
張濤市工商局副局長
羅曦團市委副書記
戴勇強秦都區副區長
趙威渭城區副區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城建局,辦公室主任由申海民同志兼任,副主任由蒙群同志兼任。具體負責我市城區生活垃圾分類的日常工作,擬定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方案及相應的標準和規章,指導、協調、評估和推廣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二)職責分工
市創文辦:負責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指導協調、監督檢查,會同市城建局制定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工作實施方案,組織市屬媒體加強對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宣傳力度,指導電視、廣播和報紙等媒體長期、深入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公益宣傳,做好志愿者的組織工作。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納入各級文明單位、各區文明城區評選考核項目。
市發改委:負責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納入全市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參與研究制定生活垃圾分類相關配套政策,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級配套資金及項目;負責生活垃圾分類相關項目的審批、核準、備案和審核轉報工作。
市教育局:負責指導中小學、幼兒園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將垃圾分類教育納入環境教育相關內容,配合市城建局發放生活垃圾分類科學讀本,在中小學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教育和實踐活動,鼓勵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學校創建活動。
市公安局:負責監督指導、協調解決垃圾分類工作專用車輛的管理。
市財政局:負責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納入財政預算,并安排撥付專項經費。
市國土局:負責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設施建設的用地保障工作。
市旅游發展和文物保護委員會:負責組織星級酒店賓館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動員旅游企業采取各種形式進行生活垃圾分類的宣傳教育。
市環保局:負責對有害垃圾收運處置進行環境監管。
市住建局:負責公共建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配套設施的規劃落實,配合市城建局在城區物業小區定期開展宣傳和培訓,接受市城建局對物業小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檢查,將物業服務企業開展垃圾分類收集工作情況納入物業服務企業信用檔案。
市城建局:負責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日常管理,制定生活垃圾分類標準、設施設備標準、收集處置作業流程;選擇社會企業,組織兩區環衛部門和有關單位,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收運工作;將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理設施項目列入城建計劃并組織實施,探索其他垃圾專業機械細分類及處理工作。
市交通運輸局:負責監督指導交通運輸站場管理使用單位以及公交、客運車輛運營企業做好垃圾分類設施設置和宣傳等工作。
市文廣新局:負責監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場館管理使用單位及運營企業做好垃圾分類設施設置和宣傳等工作,負責組織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單位及企業開展生活垃圾分類,采取各種形式進行生活垃圾分類的宣傳教育。
市衛計局:負責醫療衛生行業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組織與監督管理。
市食藥監局:負責協助相關部門開展對餐飲單位的餐廚垃圾分類的監督管理工作。
市商務局:負責制定和實施可回收物回收產業政策、標準和行業發展規劃,組織、指導、完善再生資源回收站點建設、管理;制定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品目錄。
市工商局:負責協助相關部門開展對專業市場、農貿市場等市場主體垃圾分類的監督管理工作。
團市委:負責組織各級團組織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和志愿者活動。
秦都、渭城區政府:負責本轄區內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組織與實施;根據全市工作目標和任務,制定具體工作方案,落實相關配套經費;落實居民小區、各類單位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制度,創建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小區(單位);定期對各街道辦事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行檢查考核,并向市領導小組辦公室通報情況。
五、工作任務
(一)加快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規劃和制度體系建設。參照國家相關標準,編制我市2018-2020年生活垃圾分類治理規劃和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設施設備配置標準,出臺我市生活垃圾分類檢查考評辦法、生活垃圾分類收運及處置作業規范、公共機構及相關企業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辦法等,并對已制定的辦法、標準、規范等具體執行情況進行分析總結、修訂和完善,建立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制度。
(二)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體系建設。
1、擴大現有分類試點范圍。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小區、示范單位創建工作,在現有試點工作基礎上,逐年提高試點點位的數量和質量。在黨政機關、學校、醫院、街道、景區等區域,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收運工作。合理規劃收運線路和時間,完善分類收運作業流程。
2、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收運體系。公布有害生活垃圾主要品種,實施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制定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回收及處理規范指南和收運處置方案。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按照政府主導、企業運作、全民參與的原則,引入專業企業,建設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設施,參與過程管理。
3、探索其他垃圾專業細分類工作。結合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設置其他垃圾終端自動細分揀設施,對進入處理終端的其他垃圾進行專業機械細分類,將分類投放環節混入其他垃圾的可回收垃圾進行資源化利用、有害垃圾運往專業處理機構,剩余部分按照組分進行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
(三)加快生活垃圾分類終端處置體系建設。
1、加快生活垃圾處理項目建設。密切關注西咸新區還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進度,結合還建項目實施情況,論證實施生活垃圾機械自動分選、綜合處置利用等處置針對性強、污染排放量少、資源利用水平高的的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項目。2020年實現城市規劃區無生活垃圾直接衛生填埋。
2、推進餐廚垃圾處理項目規范運營。確保城區餐廚垃圾應收盡收、統一收運、規范處理,根據運行情況進一步完善配套收運體系,實現城區餐廚垃圾規范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
3、完善有害垃圾中轉設施。盡快完善與生活垃圾分類相銜接的有害垃圾中轉設施,建立健全非工業源有害垃圾收運處理系統,確保分類后的有害垃圾收運處理全過程無二次污染。
(四)建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考核機制。制定生活垃圾分類考核辦法,形成“市-區-街道-社區”聯動考核機制,考核內容包括生活垃圾分類效果、市民參與生活垃圾分類戶數指標完成情況、區政府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指標完成情況等。市政府對各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行考核,并納入年度工作考核指標體系;區政府對街道辦事處、街道辦事處對社區和小區進行考核。制定考核細則,量化考核指標,以年度考核為主,建立考核評價指標體系,采取目標驗收考核與長效管理檢查、專業考核與公眾監督相結合的方式,對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行隨機抽檢和全覆蓋檢查。
(五)逐步實現源頭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有效銜接。優化城市再生資源回收體系,逐步整合規范再生資源回收網點,促進生活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兩網融合”。探索實施企業化運作,鼓勵企業在收集、分揀、轉運、處理等環節融合發展,構建從生活垃圾分類到回收利用的完整產業鏈,提高處理企業的規模化、集約化水平。
(六)持續深入開展宣傳工作。
1、加強輿論宣傳。動員新聞媒體、公益機構、社會單位,加強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宣傳力度,長期、深入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公益宣傳。制作宣傳短片、公益廣告、指導手冊等,組織各級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提高市民生活垃圾分類意識;黨政機關、大專院校、企事業單位自行組織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專題教育與知識普及活動。
2、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教育。將生活垃圾分類教學納入學生基本行為規范教育內容。積極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教育示范創建活動。編制并發放生活垃圾分類科學讀本、科普光盤,在義務教育階段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教育;利用學校課堂、課余活動和寒暑假,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實踐活動,普及生活垃圾分類知識,使校園生活垃圾分類教育成果向家庭、社區輻射。
3、打造分類教育基地。統籌社會資源,打造生活垃圾分類教育基地。在新建生活垃圾處理廠、現有科技館、展覽館、圖書館等場所,設立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教育展廳,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和處理講座,爭取市民更加廣泛的理解和支持。
4、加強培訓指導。成立生活垃圾分類志愿者隊伍和指導員隊伍,加大對社會、市民宣傳教育力度,在示范小區設置專門督導員;建立市區兩級生活垃圾分類培訓制度,針對參與生活垃圾分類的不同群體制定專門培訓教材,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的專業培訓;利用網站分享生活垃圾分類常識,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市民參與活動。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各部門要把落實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作為建設生態文明、服務經濟發展、創新社會治理的重要工作。各區政府作為我市生活垃圾社會化分類工作的推進主體,要加強對本轄區各項工作的統一領導,細化分解管理、監督職責,確保責任到人;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開展工作,形成具有區域特點的有效的生活垃圾分類做法。相關市直部門應按照部門職責,與各區密切配合,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共同推進落實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工作。
(二)落實保障經費。根據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需要,研究制定市區兩級考核、補貼及獎懲等措施,合理安排年度資金預算,及時撥付相應資金。探索生活垃圾分類市場化運營模式,研究出臺政策、辦法,以購買服務方式鼓勵企業參與我市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三)強化監督考核。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方案要求,制定任務分解表,加大對各成員單位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考核力度,強化日常工作監督考核。秦都、渭城區政府和市直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制定考核標準,加強對本地區、本行業內各單位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指導、監督、檢查與考核,區級政府要發揮街道辦事處和社區作用,結合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制度,落實各項工作,每月向市領導小組辦公室通報工作進展和檢查考核情況。
手機:徐經理18936085105/王經理18013113750/顧經理18112779166
電話:徐經理18936085105
傳真:0512-66583571
郵箱:[email protected]
地 址:蘇州市吳中區臨湖鎮許家港路298號
韓博科技專業生產廚余垃圾處理器,餐廚垃圾處理器,食物垃圾處理器,歡迎來廠參觀!同時提供有機垃圾處理設備新聞,餐廚垃圾處理設備成功案例及技術!
站長QQ:1294562135網站地圖